第1529章 趙文華之謀
“時言,前年你組織蒼頭軍守正陽門,朕還有印象,關於江南倭患,你有何建言?
”
嘉靖帝聽了呂本的建言後,伸出了手指,點了點李默,詢問他的意見。
李默聽到嘉靖帝提到他組織蒼頭軍守正陽門一事,養氣功力深厚的他,臉上也不由浮現一抹淡淡的自得。
聖上提到的蒼頭軍守正陽門一事,是李默近些年來最為得意的一件事,也是他能夠重回吏部尚書的一大底氣,那是發生在前年庚戌之變之時。
當時,蒙古韃靼部首領俺答出兵侵犯大同,兵鋒越過長城,長驅直入,兵臨京城城下。
由於當時大量的軍隊都被派到大同等邊鎮防備、抵禦韃靼等北虜,還留在京城的軍隊加起來也不過四五萬人,而且其中還有相當多的老弱病殘。
早在土木堡之變後,京營就不複以往的精銳了。
無奈之下,嘉靖帝隻好下令在京城文武大臣,每十三個人守衛一個城門,哪一個城門出了問題,唯十三大臣是問。
李默當時任吏部侍郎,他奉命領命五千守衛正陽門。
正陽門衛韃靼兵馬虎視眈眈,李默手上隻有五千士兵,還有一小半是老弱病殘,嚴重缺兵少將。
為了防衛正陽門,李默一番深思之後,將正陽門附近坊裡的青壯百姓挑選了五千人,組織了起來,命名為“蒼頭軍”,用府庫裡的甲胄兵器武裝他們,令他們與五千兵士一起防衛正陽門。
正陽門衛的韃靼見正陽門上兵馬眾多,足有一萬多人,且甲胄鮮亮,兵器鋒銳,錦旗招展,視為難啃的硬骨頭,一直未敢打正陽門的主意。
李默沉穩的應對能力得到嘉靖皇帝的賞識,沒過多久,吏部尚書夏邦謨退休,李默就升為了吏部尚書。
這一部晉升可不簡單。
大明自從立國以來,從未有從吏部侍郎晉升吏部尚書的先例,可見這一步有多特殊。
也可見,李默在嘉靖帝心中的分量不輕。
“聖上,臣建議募兵以編練新軍。
透過近年來江南倭患戰報可知,衛所兵已不複當年能征善戰,現在已是不習戰、不善站。
臣有過調查,軍戶逃亡、吃空餉、老弱病殘等情況屢見不鮮,難以承擔當前的剿倭重任。
”
李默上前一步,躬身回稟道。
“募兵編練新軍?
嗯,此舉倒也無不可,容後再議。
何人還有建言?
”
嘉靖帝不置可否的點評了一句,然後再次詢問道。
大殿安靜了兩秒。
有嚴嵩、徐階、呂本還有李默的建議在前,殿內一眾官員自忖沒有更好的建議了。
安靜了兩秒,就在嘉靖帝面露不滿時,有一個人站了出來。
正是趙文華!
趙文華現在是工部侍郎,也有資格參加廷議。
“回聖上,微臣有防倭七事上稟。
”趙文華向前走了一步,深深躬身道。
趙文華此刻身體隱隱有些激動,沒錯,就是激動。
為了這一日,他已經準備了半年了。
早在半年前,他就意識到倭患有愈演愈烈之勢頭。
倭患尾大不掉之時,聖上必然會召開廷議,商議剿滅江南倭寇的對策。
這是一個大好機會。
當年他背著義父嚴嵩,冒著得罪義父嚴嵩的風險,向聖上進獻百花酒,不就是為了能夠更進一步嘛。
可惜,雖然進獻了百花酒,但沒能更進一步不說,還得罪了義父嚴嵩,若非苦苦哀求義母為自己說情,求得義父原諒,自己怕是仕途就要到頭了,好在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這一劫。
看到倭患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後,趙文華就預測到聖上會召開廷議。
所以,他在半年前就開始為這一次廷議做準備了,查閱地方志,翻閱兵書,虛心求教,不恥下問.無數個日夜苦思冥想,終於成就了這一份《防倭七事》。
其中內容,他早就爛熟於心、倒背如流了。
這一刻,他準備久矣,心情如何不激動呢。
“講。
”嘉靖帝點了點頭。
“謝聖上。
臣防倭七事:一,遣官至江南祭海神。
二,令有司收埋屍骨、減輕徭役。
三,增募江淮壯男為水軍,大修戰船,以固海防。
四,增收江南田賦,蘇、松、常、鎮四府民田一夫過百畝者,重科其賦,同時預征官田稅糧三年。
五,令富人輸財力自效,平息倭患之後論功,或予免罪。
六,派重臣督視江南軍情。
七,招撫通番舊黨、鹽徒打入倭寇內部,偵察敵情。
”
趙文華深深的躬著身體,朗聲回稟道,言畢,他渾身每一個細胞都豎起了耳朵,深深期待著。
這防倭七事是他半年來的心血,也是他蓄謀已久的一個晉身之機。
半年之功,能否功成,就在此時了。
“嗯,難得有心了。
”嘉靖帝微微點了點頭,看向殿下,“爾等意下如何?
”
聖上說我有心了.趙文華內心禁不住激動非常,若非在殿下,幾乎都要欣喜出聲了。
在趙文華激動之時,兵部尚書聶豹深深掃了他一眼,上前一步,朗聲開口道,“回聖上,關於趙大人所言防倭七事,臣以為,其中第一、二、三、五、七五事可用,但第四、六兩事則不可行。
江南方經水患,現倭患又愈演愈烈,民不聊生,豈能再加征稅賦。
至於第六事,派重臣督視江南軍情,既有意設江南總督,再遣重臣督事江南軍情,實無必要。
”
聶豹今年剛上任兵部尚書,上任之後便上疏防秋事宜,被嘉靖帝高度讚揚並采納,繼而又請築京師外城,又被嘉靖帝采納,外城完工後,因功加太子少保。
聶豹乃王學傳入,出了名的廉臣乾吏,對嚴黨素來厭惡。
“聶大人,或許沒仔細聽下官所言七事。
下官言增收江南田賦,特指兩類,一類是蘇、松、常、鎮四府民田一夫過百畝者,重科其賦。
蓋因是蘇、松、常、鎮四府富庶,且今年水患並不嚴重,而且下官重科的乃一夫過百畝者,他們富庶,重科其賦,並不影響其生計。
二類乃官田,官田乃我朝官田,預征三年稅糧,歸根結底,征的是我朝的稅糧,不會影響百姓生計。
有了錢賦稅糧,才能更好的剿滅倭寇。
這也是為了早一日平定江南倭患。
至於第六事,派重臣督視江南軍情,乃是為江南總督分憂,輔助江南總督剿滅倭寇,所謂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也。
”
趙文華在聶豹話音落後,便開口反駁。
這防倭七事他準備了半年之久,早就想好面對各種反對意見時的應對。
是以,應對聶豹的反駁,聽著也是有理有據。
“倭患嚴重,正乃用錢之際,祭海徒耗錢財.”吏部尚書李默也提出了反對意見。
“李大人此言差矣,萬物有靈,何況大海乎。
倭寇之所以愈演愈烈,連連跨海越洋而來,定然是有海怪暗中作祟,祭海祈海神佑我大明,滅殺作祟海怪,助我大明剿滅倭寇。
如此一來,剿滅倭寇,如有神助。
”
趙文華在李默話音落後,也是第一時間反駁辯護,準備的同樣充分。
嚴嵩讚許的點了點頭。
“事關祭海,禮部有何意見?
”嘉靖帝沒有點評,而是看向了徐階。
“臣以為祭海可行,且有必要。
”徐階低頭道。
李默鄙視的掃了一眼徐階。
“嗯,朕亦以為然。
”嘉靖帝微微點了點頭。
趙文華狂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