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導演,我不比爛》第416章 414工業巔峰
第416章 414.工業巔峰
“嘟嘟……喂,哥哥……大大大!
大招!
救!
!
救救救救救!
”
“……”
聽著電話裡楊蜜的瘋狂呼叫,許鑫滿頭黑線:
“你小點聲,孩子睡覺呢!
”
“在我爸那屋呢。
你有啥事?
我和8狗拆黑店呢。
”
“……沒事了,你玩,我就和伱說一聲,我回酒店睡覺了。
”
“昂!
我睡吧你掛了我買活TP!
打!
!
!
”
看樣子這局遊戲挺激烈。
許鑫無奈的掛斷了電話。
憑心而論,他覺得媳婦挺有時間管理大師那一套國際範的。
該忙的時候專心緻志的忙,該玩的時候天王老子來了也要等她打完這局遊戲……
最關鍵的是她是那種玩什麽都能鑽進去的玩家。
玩個《仙劍》,各種一周目二周目的在那扣攻略。
玩個DOTA,說練哪個英雄,就會一直玩。
他自己就不行。
玩個單機遊戲,開個修改器體驗完劇情就算結束。
壓根沒有二周目那一說。
打個DOTA除了前期沉迷,現如今這階段就是靠著那幾個英雄吃老本。
新英雄的技能甚至都不清楚。
從這方面來講,倆人還真的是兩個極端。
睡覺前,他又翻了翻手機新聞,打算看下《阿凡達》的票房怎樣了。
可剛打開娛樂闆塊,就看到了一條新聞:
“《院線方呼籲:請大家理性排隊,不要打架。
》”
?
?
點進去看了下,發現是轉自燕京台的時事新聞的文稿。
《阿凡達》從6號上映以來,多地出現一票難求的狀況,甚至因為排隊加塞引起的矛盾衝突每天都在上演。
這篇新聞就是專門挑了幾個例子,希望大家能回歸理性的。
《阿凡達》有3個月的上映時間,不用爭搶,喜歡看的影迷都能看到。
大家不要急於一時……
而其中文稿舉了很多例子,比如如今寒假已經陸陸續續開始了,有一位母親約定了和孩子一起看電影。
為了能買上票,不得不淩晨開始在電影院門口排隊買票……
這是一個例子。
還有萬達院線的人的一段回應。
回應主要內容是關於“IMAX熒幕”的問題。
他們正在抓緊時間更新設備,保證讓更多的影迷可以體驗到3D-IMAX的極緻畫面體驗。
而關於IMAX的票價是否過高的問題,也給出了回應。
《阿凡達》3D-IMAX的票價,是120塊一張。
這價格……別說網友了。
連許鑫看到這價格後都有些吃驚。
120塊一張票啊……
普通場價格才30塊、35塊。
像萬達個別廳的椅子超級舒服的廳才45塊錢一張票。
IMAX竟然能賣到120……嗯?
等等。
許鑫看著發帖人的說明。
他這張IMAX票,還不是正規座位,而是走廊通道上的“加座”!
影院的正常座位價格普遍在150到180?
?
?
雖然說物以稀為貴,可這價格是不是也太離譜了些?
3D技術……
這東西其實早在電影出現的初期就有了。
真要說起來技術歷史,它的出現,是1839年由英國人發明的一種立體眼鏡技術。
而被拿來拍電影也很早,學歷史課的時候許鑫記得很清楚。
1922年,《愛情的力量》就是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
不過那電影的片源已經丟失了,不知道內容講述的是什麽。
但1952年的時候,美國有一部電影叫做《非洲歷險記》,同樣是用3D技術拍的。
號稱是:獅子在你腿邊,美女在你懷裡。
這個營銷口號當初吸引了許多人去電影院裡觀看。
不過雖然技術出現的早,但同樣也是因為技術原因,這種電影很容易讓人的眼睛產生疲勞效果,觀感產生不適。
久而久之就沒落了。
而《阿凡達》這次重啟了3D製作技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的拍攝畫面卻收獲了一片好評……
導演的本能告訴許鑫……接下來的時代,很有可能進入“3D”時代。
而《阿凡達》如此火爆的原因,應該也在這裡。
身臨其境的畫面,《泰坦尼克號》的名導,以及從眾效應……讓這部電影如今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
他現在越來越迫不及待回燕京後去觀看了。
直覺告訴自己,應該能從這部電影裡收獲很多的啟發。
陸陸續續翻看了一會兒關於《阿凡達》的新聞,帶著一肚子猜想,房間之中陷入了一片黑暗。
……
9號下午,4點。
上影集團辦公大樓前。
薛海峰送許鑫出來後,滿眼遺憾:
“許導這次來的也太匆忙了些,晚上的飯局都擺好了。
”
“哈哈,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張導那邊還在等我,世博會也很重要嘛。
”
聽到許鑫的話,薛海峰點點頭:
“那到也是,肯定是正事重要嘛。
”
“和薛總見一面不也是正事麽……這頓飯算我的,等回頭咱們好好搓一頓。
薛總也不能總請我,也得讓我盡一下地主之誼嘛。
”
許鑫和他寒暄了兩句,最後說道:
“那我這次回去,就和廠裡提一提。
能撮合成這次的合作,是離不開咱們廠的大力支持的。
以後咱們的合作肯定會更緊密才對,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薛總這邊要是有什麽需要用到我出力的地方,一定是義不容辭的。
”
“一樣,許導要是需要我們的話,我們也肯定會鼎力支持。
朋友嘛,互相幫襯著一直往前走。
”
“哈哈~”
“哈哈哈~”
聊了大概半根煙的功夫,許鑫辭別了他,開著車駛離了上影集團。
而出了大門後,他就撥通了齊雷的電話。
“喂,齊哥,上影廠這邊,我談妥了。
”
“什麽條件?
”
“他們會在追加三千萬。
然後剩下的錢,咱廠、銀都、還有我這邊來看著出。
那邊可以開始接觸王佳衛了。
”
“……談的這麽順利?
”
齊雷的聲音裡有些意外:
“我以為他們會死揪著錢不撒手呢。
”
“那倒不至於。
”
回憶著下午和上影廠的人在會議室裡聊的事情……
其實上影廠的人很直白。
這部戲,肯定是賠錢了。
他們不需要賠本賺吆喝,但許導既然很看好這個故事,那我們肯定是信任許導的。
把許鑫的面子給的足足的。
不過,有些話也不可避免的聊了出來。
他們希望能加深一下和自己與妻子的合作。
多方面的那種。
顯然,許鑫這5個億的票房以及加一起也就五千來萬的成本下的投資回報比,讓他們把注也壓到了自己身上。
可能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一切和許鑫、楊蜜挨著的電影,都少不得他們的影子。
但這是已經在許鑫預料之中的事情。
他現在不管是拍的電影,還是楊蜜演的電影,廠裡肯定是要摻和的。
銀都那邊也會有。
而銀都的份額,是從廠裡那邊走。
上影廠走的就是雙唯、逆風這邊的份額了。
多方投資,多方收益。
說白了,還是共贏。
這結果在許鑫看來是最圓滿的。
把這事兒說完後,齊雷那邊應了一聲:
“那行,我一會兒找一趟田總,說一下這事。
”
“嗯,和田總說一下然後……這個消息看什麽時候放出去比較合適。
”
“等和王佳衛那邊談妥吧。
製片人這塊,你和他們怎麽聊的?
”
“這一塊他們倒不再追求了。
畢竟也得顧及到咱廠和銀都的面子。
”
“那這麽一看,王佳衛的自由度還挺高的。
”
“但也不能由著他胡來……”
“嗯……那這樣,我現在和田總去說這個事情,然後這幾天銀都的人會接觸王佳衛,到時候包括咱們的人在內,肯定要湊到一起把這個事情重新說一下。
投資、拍攝進度保障、製片人團隊等等。
一切塵埃落定,在把消息都放出去。
如何?
”
“好。
那到時候談事的地方放燕京吧?
我來安排地方。
”
“可以。
那我這就去辦?
”
“嗯,辛苦齊哥了。
”
“哈哈,這說哪去了……行,我這就去。
”
“嗯。
”
電話掛斷,許鑫一邊開車往湯臣一品走,一邊腦子裡開始思考後續的事情。
到時候碰頭的地點……
就放到常安俱樂部吧。
薛海峰今天在會上旁敲側擊了幾次逆風的事情。
他確實得展露一下手腕。
然後就是這個消息該怎麽樣用一種合理的方式傳出去。
讓圈子裡的人知道,王佳衛本來和上影廠都談崩了。
但……因為有楊蜜在,上影廠、銀都、和西影廠都給了楊蜜這個面子,重新坐下來談……
這件事的可操作性很多。
處理好了,一方面能在影迷心裡,提升楊蜜的號召力。
另一方面還能讓圈子裡的人看一下,她現在的能量到底有多麽“可怕”。
然後就是如何保證片子的質量。
其實錢反倒不是許鑫最在乎的……
一路上,他想著後續的事情,等到了湯臣一品,把車停回去後,拖著行李箱打車趕往了機場。
然後在臨上飛機之前,他忽然想起來了一個事,給李豪發了個信息:
“魔都這邊給我安排一台奧迪吧。
A6就行,低調一點。
”
李豪回復的很快:
“沒問題。
”
許鑫沒在回,直接關機了。
……
晚上10點鍾。
“快快快,走了走了!
趕緊……爸,我倆走了啊!
”
跟做賊一樣的楊蜜從父母的臥室裡走出來,摘下了衣架上的羽絨服飛快的套在了身上。
長款羽絨服,寬筒褲,絨線帽,以及最重要的口罩全都準備完畢。
她和許鑫悄悄的出了屋。
一路出了家門,上了車後,許鑫看了一眼時間,油門給的相當大。
“你慢點,不著急!
昨天才剛下完雪,路滑。
咱安全第一。
”
副駕駛的楊蜜趕緊說道。
許鑫點點頭:
“嗯。
程哥不是給換過雪地胎了麽?
”
“換了。
”
楊蜜開大了空調,順勢兩隻手攥住了許鑫放在檔杆上的手:
“好冷啊!
”
“水溫上來就熱乎了。
”
“嗯……話說咱倆好久沒去電影院了呀。
嘻嘻,忽然想起來咱倆剛處對象時候了。
咱倆第一次看的電影是什麽來著?
”
“《達芬奇密碼》,湯姆漢克斯的。
”
“對對對,剛從《黃金甲》結束回來,好像也是這個時間去看的。
”
攥著老公的手,她看著馬路上的霓虹閃爍,有些感懷的說道:
“時間過的可真快呀……第一次和你親嘴好像還在昨天一樣,可現在連孩子都有了……”
“……”
許鑫嘴角一抽。
無語的說道:
“咱不是說好了麽?
再也不提當年了。
”
“提什麽啦?
我也沒說過你關錯了衛生間的燈呀。
也沒提是你先伸的舌頭呀……誒誒誒……錯了錯了……大哥,疼!
你輕點捏!
”
聽著她那認輸一般的求饒聲,頭皮發麻的許鑫這才放過她。
同時揉了一把自己那有些發燙的臉。
那段日子還真的是不堪回首啊。
現在想想……屬實太特麽羞恥了。
這時,一根冰涼的手指抵在了他的臉頰:
“別害羞呀,小哥哥~誰還沒點黑歷史喲?
你要不想聊這個,那咱倆來聊聊你當年抱著我啃了4個鍾頭的事情吧……誒你說咱倆當初癮怎那麽大呢……”
“我發現……你真的挺變態的。
呸!
埋汰!
”
“嘻嘻嘻~”
甩開了孩子這個“包袱”,恍惚間回到了無孩一身輕那段日子裡的情侶此時此刻心頭的柔情蜜意,開始蕩漾在沃爾沃寬綽的車廂之中。
一路朝著朝陽萬達趕了過去。
朝陽萬達有IMAX屏幕。
票是讓大老王提前給預留好的今天最後一個午夜場。
兩口子到的時候,萬達早就關門了,就剩下了直通影院的電梯還開著。
按照道理來講,11點05的片子,人肯定已經不多了。
然而事實證明……他倆想多了。
整個影院是人頭攢動。
看著就跟過年一樣。
“……好多人。
”
帶著口罩,今天故意穿的樸素至極的楊蜜跨著許鑫的胳膊,驚歎的眨了眨眼:
“這群人都不睡覺的嗎?
”
“不知道……我去拿票。
”
“吃哈根達斯不?
”
“吃。
香草味的。
”
“芬達?
還是醒目。
”
“醒目吧。
”
這幾年對許鑫的習慣了若指掌的楊蜜點點頭。
倆人迅速分開。
很快,拿著兩張票,一大桶爆米花,兩杯飲料的情侶倆領到了3D眼鏡,跟著隊伍進了IMAX廳,坐到了屬於自己的後排座位上。
萬達的爆米花還是挺好吃的。
尤其是爆米花蘸哈根達斯。
甜蜜加倍。
很快,電影的LOGO出現。
燈光黯淡。
《阿凡達》開始了。
而兩口子統一作出了一個動作。
就是當電影開頭那一片鬱鬱蔥蔥的航拍叢林出現時,倆人同時夾著眼鏡開始查看起帶眼鏡和肉眼看的不同來。
“哇……質感好棒!
”
“……嗯,別和我說話了。
”
聽到老公的話,楊蜜點點頭:
“好。
”
然後順理成章的接過了他懷裡的爆米花。
這一大桶都是她自己的。
老公之所以不讓自己和他說話,其實是因為他要以導演視角看一下拍攝思路,以及一些數字拍攝技術相關的東西。
唉……
要麽說導演這活就不是人乾的。
別人都是好好的享受電影……導演就得累死累活的把看電影當成一種學習課程。
嘖嘖。
她有些感慨。
然後……
“啊嗚~”
一大捧爆米花被塞到了嘴裡。
香香甜甜的。
“呼嚕嚕……”
呀,可樂喝的有點快。
這就見底了?
見狀,她想了想……
“哥哥……你那個還喝嗎?
”
“……”
沒回應?
那我就當你默認啦。
悄悄的把可樂和醒目調了個位置,一口爆米花一口飲料吃的不亦樂乎。
而看著被人從酒吧丟出來的男主角……
嘖。
真醜。
一點都不帥。
還坐個輪椅……
可在許鑫的眼裡,在看到這些光影效果之下,他卻看到了卡梅隆想要表達的那種文化。
1984年出版的讀物《神經漫遊者》中延伸出來的一種文化現象-——賽博朋克。
並且,這些光影造圖有點《攻殼機動隊》的影子。
控制論麽?
翹著二郎腿,他半眯著眼,一點點的把一幕幕光影效果都記在了心裡,一點點的複盤、品評著這位喊出“我是世界之王”的導演所展露出來的拍攝風格,開始默默分析著。
至於劇情……
他隻能說囫圇著看。
作為導演,遇到科幻題材時,他首先看的是別人怎麽構建世界觀,表達精神內核……或者說把某些文學作品中傳達的意義如何賦予到電影上,以及那些製作技術。
劇情並不是他第一時間關注的點。
而整部電影是162分鍾。
2個小時42分鍾……
很長了。
以及考慮到3個月的放映周期……
他還真挺期待這片子最後到底能到達怎樣一種高度。
就這樣……
2個多小時的時間一晃而過。
而從主角傑克第一次深入到納威人的領地那段極緻的光影特效開始,許鑫的眉頭就已經皺了起來。
楊蜜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眼睛……有點乾。
不算很舒服。
顯然,這種視覺效果時間長了,會讓人覺得有些疲勞。
早知道帶眼藥水出來了。
而整個電影院裡,時不時的那種驚呼聲就沒停下來過。
一整部電影看完,最後當燈光亮起時,楊蜜第一時間摘掉了眼鏡,在那重影而模糊的演員名單下,扭頭對許鑫問道:
“感覺怎麽樣?
”
“……”
2個多鍾頭一言不發的許鑫,在聽到這話後,遲疑了大概五六秒的功夫,來了一句:
“厲害。
”
說著,他也同樣摘掉了眼鏡。
“明天我得再來看一遍具體的故事內容……你感覺怎麽樣?
”
“挺過癮的。
好看!
就是眼鏡有點酸……咱走吧?
”
“等等,我看一下演職員列表。
”
……
沃爾沃內。
“怎麽感覺你心情不是很好呢。
”
“感覺出來了?
”
“嗯。
是覺得技術差距太大了還是怎麽?
”
楊蜜有些不解。
“嗯。
”
許鑫點點頭:
“你把衣服拉上,我抽根煙。
”
落下了車窗,點了根煙後,許鑫想了想,說道:
“具體的故事其實我沒怎麽看。
我主要是關注那些特效上面……它這片子和咱們之前看的《變形金剛》、《星球大戰》這種差距還是挺大的。
”
“你是覺得咱們太落後了?
”
“那倒不是。
落後是可以追趕的嘛……知道我剛才為什麽一定要看演職員列表麽?
”
“為什麽?
”
“我就是在估算他的團隊到底有多少人。
因為他這部戲,我看過宣傳時的訪談。
詹姆斯卡梅隆自己說的,他這部戲的實景拍攝隻佔全部電影的百分之25到30。
剩下的都是3D技術。
甚至他運用的那些面部捕捉技術之類的,很多都是我沒聽說過的……”
“正常,那是好萊塢。
所有電影拍攝更新疊代的技術他們肯定會先用出來……”
楊蜜還是以為老公在對好萊塢的技術心馳神往。
但實際上並不是……
“我不是說技術,我是在看幕後團隊。
而通過剛才的職員表……我保守估計了一下,他這部戲不算電腦特效製作,就說在劇組裡拍攝的工作人員,應該在400到500人……要是算上後期製作,整個一電影團隊的參與者,很可能要超過一千……乃至一千五百人……”
“你在奧運會裡可是幾萬人的調度,比這個幹嘛?
”
“那不一樣。
”
許鑫搖了搖頭……
其實他考慮的東西很多。
這些人也能反映出來很多事情。
比如投資數額的巨大。
比如導演在片場的掌控力。
潘多拉星球茫茫多的動植物的模型初期設計團隊。
世界觀的完善。
服化道。
等等等等。
一系列的東西,在許鑫心裡裝著,是沉甸甸的壓力。
甚至說句難聽的……以前的他並不是很理解老頭他們這一代導演對於國外電影……或者說直觀點,對於好萊塢的那種向往。
在他這裡,電影就是電影。
想要達到什麽效果,隻需要去找合適的團隊就可以了。
國內做不了,就去找外國的唄。
給你錢不就得了。
我出錢,你設計出來我要的東西。
但現在……看到這部電影後,他終於懂了。
原來,吸引導演的,並不是好萊塢。
原來,吸引導演的,隻有好萊塢。
“這部電影……與其說是電影,我更願意把它概括為電影產業鏈工廠的巔峰傑作之一。
明白我的意思麽?
導演……了不起。
但和這些幕後的東西比起來,導演也不是那麽的了不起。
”
“……你在這套娃呢?
”
“所以說你不懂啊。
”
許鑫搖了搖頭:
“對我而言,它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在畫面,而不是在故事。
它的畫面,讓我看到了……數字技術這一有著無限可能性的技術革新。
詹姆斯卡梅隆親自開啟了這個時代……也不對,不能說他開啟的。
但最巔峰的王座上一定有他的位置。
而我之所以心情不好的地方也就在這……這麽說吧。
你覺得你開夏利在你們村已經很了不起了,可到了大城市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車叫大奔……
並不是說電影一定就要跟他這樣、畫面震撼、投資大、特效精良。
電影能被稱為第七藝術的閃光點就在於,哪怕隻是單單人性挖掘這一方面,都足夠一名導演鑽研一輩子了。
但……作為導演,看到他的片子,我感受到的那種差距實在太大了。
好萊塢的專業性……遠超想象,你明白我的意思麽?
他們太專業了。
是資本催生之下,金錢利益所裹挾的那種專業。
任何一名導演在這種專業中,都可以大展所長,劇本的題材、故事的走向、基調、甚至心裡的想法之類的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它的文化多樣性太嚇人了,允許承載這種文化多樣性的平台也太紮實了……
但也不是說咱們就一無是處。
但……從藝術理念上,對導演的束縛,確實是小到不能再小了。
詹姆斯卡梅隆這個故事的思路其實很一般,甚至你可以說他有些俗套……
當然了,也得承認,人家之前確實是爆款頻出,有這個讓投資方信任的底氣。
但這是個先有雞先有蛋的悖論咱們不提,就光說這部電影背後透露出的工業力量……”
許鑫的話,特別碎。
特別囉嗦。
甚至有些淩亂。
但楊蜜卻在聆聽。
並且,她心裡跟明鏡一樣,老公有點受刺激了。
不是說崇洋媚外,向往好萊塢。
而是他……應該是看到了一些在國內可能永遠無法做到的事情,然後有一種不甘心又不服輸,偏偏還心甘情願承認別人做的很棒的心不甘情不願。
他這會兒很矛盾。
甚至說實話……
有些酸。
但她可以理解。
那是好萊塢。
電影文化的最中心。
甚至說句沒出息一些的話,別看她現在在國內好像還有點人氣……但真要去闖好萊塢……她和個龍套沒任何區別。
電影演員的階級殘酷性不比導演差。
在好萊塢紅了,那就是世界知名演員。
可你在天朝再紅,到好萊塢也隻是個小豆芽菜。
而天朝的電影圈發展也是如此。
因為向往,所以追趕。
可追趕的同時,又有些絕望。
這種絕望不僅僅是文化的多樣性,與束縛感的強弱。
還是一種難以逾越的鴻溝。
連她這個演員都能感受得到,作為導演的老公自然感受的更真切一些。
不過……
“我們也在努力,不是麽?
”
聽到她的話,在那絮絮叨叨的許鑫立刻點點頭:
“當然在努力。
我之前不是說了麽?
電影不僅僅隻有技術,它的藝術性才是讓人著迷的核心。
但是……”
“別但是啦。
我們在努力追趕就好。
你現在想那麽多也沒用。
有些東西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情。
而是全行業共同努力……好萊塢不就是這樣麽?
他從來不是一個導演兩個導演或者三四部電影支撐起來的。
你太急了……”
許鑫一怔……
瞬間,理智回歸。
他愣了愣……忽然樂了。
把煙頭往外一甩,升上了車窗。
“也對。
飯要一口一口吃……大家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超越嘛。
不急……”
捏緊了方向盤,他看著前方近在咫尺的史家胡同說道。
目光閃亮而堅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