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登基後,我被迫當了九千歲》第90章 小太監一定開心壞了
第90章 小太監一定開心壞了
“自然是真心的。
”
因為剛才的親密動作,所以左道奇隻是抓住了貴妃的手,動情的說道,“我之前說過要照顧姐姐一輩子,去了玉晨殿,難道讓姐姐留在冷宮吃苦?
”
或許是昨夜做了晚男人,讓他的膽子變大了許多,但也依舊不敢在貴妃面前提及他是個男人的事情,至於雙修功法的事情,更是不敢洩露一個字。
貴妃伸手撫摸了一下他的臉頰,順著他臉頰的弧度自上而下,複而自下而上。
“你何苦呢,太後雖然脾氣不太好,但在玉晨殿,比在這冷宮舒服無數倍。
”
左道奇抓住她的手,壓在自己的臉上,“我哪兒也不去,就想留在姐姐身邊。
”
與貴妃在一起溝通了一下感情,左道奇便離開了貴妃的屋子,他準備盡快把鐵骨丹煉化。
和安心悅的約定,要擊殺安南伯,他心中倒是隱隱有了想法,修行皇帝的功法,雖然好,但築道基時需要的材料太多了。
安南伯是個武官,但他的次子卻是諍臣中的一員,若是利用的好,或許皂衣處能夠成為他擊殺安南伯的助力。
據他所知,安南伯隻有兩個兒子,在長子被安心悅所殺,安南伯便將全部的心血都花費在次子身上,若是操作的好…
左道奇微微閉目,不再多想。
……
與此同時,在含元殿。
元吉帝坐在那座象征九五之尊的龍椅上,身後站著王秉,低眉順眼,目光垂至地面。
“王盧殺沈光,是你指使的?
”
輕飄飄的語氣從元吉帝口中傳出。
王秉跟隨元吉帝許久,以往這般的語氣,便代表元吉帝心中有火,心中一顫,慌忙跪下,“聖人息怒,並非婢子示意,是王盧自作聰明。
”
他原本以為,王盧殺掉沈光,是為元吉帝出氣,沒想到從元吉帝口中聽出了怪罪之意。
連忙將所有的鍋都甩到王盧身上。
他真的很聰明,皂衣處成立時,元吉帝本屬意他做這個提醒太監,但他身為皇帝近侍,怎能不明白那些所謂諍臣的勢力,這個提刑太監,就是個燙手的山芋。
但其中代表的權利太大了,哪怕燙手,他也想要抓在自己手中,於是便推薦了王盧做這個提刑太監。
而且殺沈光,他隻是言語暗示皇帝對這群人很生氣,是王盧下狠手,將沈光生生杖斃的。
王秉沒有看到,元吉帝的嘴角噙著一抹笑意,那是嘲諷的笑。
“王秉,你知道嗎,伱不如你那個義子。
”
王秉聽後,面容一滯。
“聖人教訓的是。
”
王秉開口說著,在心中卻暗暗將王盧恨上,
“聖人,王盧自作主張,殺害禦史台監察沈光,如何處置?
”
元吉帝冷笑一聲,對王秉的失望更甚,“處置?
為何要處置?
”
王秉知道自己又說錯話了,低頭沉默不語。
“傳旨下去,皂衣處提刑太監王盧,做事有功,對朕忠心耿耿,讓宗人府那邊為他加持節宮人身份。
”
王秉猛然擡頭,眼中閃過難以置信,持節宮人身份,意味著王盧將擁有自由出入皇宮的權利,並且日後見皇帝,不必再稱婢子,而是以臣自稱!
宮中的每個人,對皇帝的自稱都是很有講究的。
比如王秉這種近侍,便自稱婢子,以示親近。
像左道奇這種地位低微的,本來應自稱奴,但元吉帝廢了奴隸製,人與人再無主奴之分,隻有地位高低之別,所以需自稱小的。
而王盧,因為身為持節宮人,便已經是在為皇帝做對外的事物,又因為自身的太監身份,便需要自稱內臣,以示對皇帝的親近與忠誠。
王秉心中對王盧的那點父子之情,轉瞬便隨著元吉帝的命令而徹底消失。
“婢子記下了。
”
元吉帝不置可否,他心中已經有所決定,似乎看出王秉心中的殺意,開口說道,“王盧是你教出來的,等過陣子,你也去皂衣處謀個差事,好好教教他們。
”
王秉心中頓時大喜,連忙跪下,“婢子隻想伺候聖人,哪裡都不想去。
”
元吉帝閉上了眼。
在短短的幾句話間,王秉的心思數次大起大落,這便是皇帝的禦下之術。
哪怕元吉帝以往的表現,並不擅長此道,但身為皇帝,在他認真起來時,也不會很差。
“去把昌邑公主叫過來,你去找王盧說說,讓他下次不要動不動就鬧出人命來,這裡是大內皇宮,不是山海戰場。
”
王秉低頭說道,“是,婢子告退。
”
幾分鍾後,昌邑公主從外面進來。
元吉帝面對這個最疼愛的女兒,臉上露出笑容,“容兒過來了。
”
昌邑公主嬌聲細語的說道,“父皇召兒臣來,是有什麽事嗎?
”
“哈哈哈,容兒聰明過人,皂衣處這個想法,讓朕茅塞頓開,還沒給容兒獎勵,容兒想要什麽?
”
昌邑公主眼珠子轉了轉,開口說道,“兒臣身為宗室公主,想要什麽沒有,能替父皇分擔一些煩心事,才是好的。
”
不得不說,昌邑公主能討元吉帝開心,除了她的母妃身份特殊,還有她那張極其討人歡心的嘴。
元吉帝哈哈大笑,向她伸了伸手,在她腦袋上撫摸著,“你已經是昌邑公主了,便給你添些食邑吧,加六百食邑。
”
昌邑公主聽到後,先是一驚,隨即喜笑顏開,羞答答說道,“我一個公主有一千六百戶食邑,哥哥他們不會生氣吧?
”
元吉帝笑的更放肆,“這大晉,是朕說了算,想給你多少,就給你多少!
”
昌邑公主臉上掛著矜持的笑,忽然想起了這個主意真正的主人-左道奇,自己得到了這麽多封賞,那小太監似乎啥都沒得到,不如給他討個官做。
她到底是個心軟的,覺得得給左道奇一些好處,讓他為自己出些更好的主意。
她眼珠子骨碌碌轉動,半晌後對皇帝說道,“父皇,你對我真好,兒臣想要幫父皇的忙,不如就把皂衣處交給我管理吧,反正這主意也是我想到的。
”
元吉帝笑容瞬間止住,看向昌邑公主,“你真是這樣想的?
”
昌邑公主倒是習慣了他的喜怒無常,隻是心裡仍舊有些發毛,哪怕這個人是她的父親。
“這是兒臣剛剛想到的,畢竟父皇給了兒臣這麽大的恩賜,兒臣想報答父皇,幫父皇管理好皂衣處,便是兒臣的夢想。
”
她心裡笑著,皂衣處是對外的皇宮衙門,想來左大路那小太監一定開心壞了。
哪怕他讀書讀得好,寫詩寫的好。
(本章完)